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高温甲醛”的不对称信息,起源于中央台的一次报道。报道称,在35°C和50°C的情况下,实木复合地板与强化木地板甲醛严重超标,因此存在着“危险”和“风险”。因为地热地板不可能加热到50°C,人类也不能够在50°C的高温下生存。所以这个报道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是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事件。中央台拥有公共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就加大了这个不对称信息的更不对称性。

这次不对称信息以公共信息的面目迅速传播,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中国绝大部分诚信经商的地板厂商利益,却在客观上有利于实木地热地板的营销。实木地板不适应于地热环境,有些厂商采取了六面封漆,木材碳化的技术措施,使实木地板在一段时间内与外界空气隔绝,从而适应于地热环境。这种做法也是以牺牲木材的主要木质环境学品质为代价的。诚信的传播是要将实木地热地板的优缺点信息对称地传播给消费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可以不谈实木地板木质环境学的缺陷,但是绝对不能攻击在地热地板中占主导地位的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地热地板存在极少数厂商屡劝不改,极力扩大这一不对称信息,攻击同行,从消费者那里赚取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

那么,这极少数厂商是如何通过扩大信息不对称来谋取市场利益的呢?
1. 用“高温”代替数据,建立传播的核心谎言。在“高温甲醛”事件之初,这极少数厂商传播的都是35°C和50°C下实木复合地板甲醛超标的信息,毕竟数据更有说服力。后来业内指出50°C是伪命题,35°C实木复合地板全部达标的事实后,这些厂商的宣传中数据不见了,出现“高温”一词,例如“装地暖,怕高温释放甲醛,选择某品牌地板”。于是“高温”成了谎言的核心。
2. 用“甲醛致癌”抹去安全的边界,制造恐慌。甲醛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物质之一,在自然生物界广泛地存在,在水果、蔬菜、肉类、水产、海鲜,甚至矿泉水、饮用水中都广泛存在,即使是在实木地板中,也广泛安全地存在。存在不等于危害,关键是界限,即标准。极少数厂商抹杀标准,制造“有胶就有醛,有醛就致癌”的舆论,将甲醛绝对癌症化,看起来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实际上是利用消费者处于不对称信息的弱端,发出的恐吓。
3.用恐吓代替说理,制造顾客紧张。恐吓的依据可以是谎言,也可以是不对称信息,甚至是某种似是而非的“事实”。而说理必须依据事实,还有逻辑自洽。恐吓将本来就不对称的信息放大到极致,变成了市场恐吓,来造成消费者的紧张。
4.用攻击代替竞争,抢夺市场份额。“高温甲醛论”公开攻击实木复合地板这一在全球市场已经成熟的大品类,公开号召“拒绝实木复合地板”,表示“虽然实木地板单价很高,但是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地暖专用的纯实木地板依然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这就话本身就是严重违反广告法的。也就是这句话,暴露了“高温甲醛论”的真实意图。

5.用“自然”掩盖“塑料化”,掩饰自身缺陷。我们始终认为,实木地热地板可以是一种商业选择,但是从信息对称的角度来讲,其核心技术损害木材亲人类的最基本特性。实木地热地板六面上漆后,隔绝了木材与人类的关系,木材变成了塑料,原木的“自然”已经变质为人为的“塑料”。“高温甲醛论”故意向消费者隐瞒这一事实。
6. 用杜撰冒充科学,蒙骗广大消费者。实木地热地板中添加了“因子”。“因子”看起来是一个科学的词,但是在当代中国商业实践中,这是一个被伪劣货品所运用最广泛的包装词。请问“高温甲醛论”者,你的“因子”是什么?

作为厂商,面对着不对称的信息,是通过扩大这种不对称,以此来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还是尽可能地弥补不对称的信息,来进行公平与公正的交易,就成了商业是否诚信的一个标志。在这次所谓实木复合地板“高温甲醛”的问题上,某些个别商家用扩大信息不对称的办法谋取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成为商业缺德的一个典型。
真正的品牌都是靠长年累月的消除信息不对称而建立起来的。不要制造信息不对称,而是去弥补信息不对称,这才是诚信。嘴里说诚信,却干着扩大信息不对称的事,这叫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