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厂模式在中国逐渐衰落,未来必将诞生一种新的模式,来推动新工业化的进程。在不少地区已有一些企业正走在探索的路上!森林之星则是其中的突出者!”
工厂从定义上来说,是一个空间用来处理人与产品的关系。传统粗放模式下,工厂只为生产服务。为了达到最低成本控制,怎么简陋怎么来。
而当消费主义回流,人们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的提高,更注重产品或者说产品背后所带来的文化意义。实用价值不再是产品唯一价值点,隐含在产品背后的品牌气质、文化信仰、设计理念成为价值的重要来源。
因而市场反馈到生产上表现,传统老旧工厂的形象已被摒弃,消费者、经销商、投资人更期望看到一个生机勃勃,面貌一新、充满活力和高颜值的工厂形象。
早在多年之前,森林之星看到这种变化趋势,在打造南星家居科技园区之时,就以花园式工厂作为基础原则。


花园式工厂:绿化第一
观览森林之星的工厂,一进大门两旁绿荫夹道相迎,给人的感觉是走进了莫奈的花园里,明艳的色彩,花香鸟语,一切自然生长着,享受无比的舒适。
穿过宽阔的绿色通道,醒目的园区导航图提供明确指引。大片绿树红花灌丛,组成别致的园林景观,公园式的生态景观,走在这里心情特别舒畅。
通往办公楼的大道上,四周绿树成荫,高大的树冠郁郁青青,像一个个戴着光环的缪斯。宽阔整洁的大道,笔直向前,然后分开,蜿蜒走向园区各处,有机串联整个企业院落,每一条路都平整光滑,路的两旁种满了茂盛的灌木和花草,在阳光和员工的悉心照料下,开得格外鲜丽。
正如森林之星创始人徐总所说:“从200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以设计生活为主题,打造一个这样的花园式工厂,随着植物生长,春夏秋冬变换着不同的景色,这一切是有别于传统工厂的思维定势,我要创造的是一个完全放松,休闲,开放的办公环境。”
花园式工厂:建筑空间必须有设计感

单从外观上来看,森林之星的建筑设计都别具一格,从造型到色彩氛围营造上都体现出企业深厚的设计文化。区别于常规的高楼盒子样子,森林之星的办公楼整体低矮,小洋楼式的体量,辅以石材,玻璃立面,喷泉以及精巧的盆景绿化,凸显格调,看起来像精致的奢侈品馆藏地,而非办公之所。

园区最精华的当然数中国地板博物馆,前坪宏伟的方圆立面造型,配以活水景观,石树点缀,真如一部积淀已久的时间集。

闯过小桥流水的盎然,一长排的建筑物就是心慕已久的中国地板博物馆。同样低层的建筑,配合淡雅的石材,有种出尘的意味,越是品尝越是有趣。

博物馆内部,采用通透,开放式的空间设计,整体营造空旷,与天地无限接近的感觉。摒除多余的陈设,仅以白墙、书架,木艺作为装饰,最大限度的展示产品的原味。以自然的日光照射下来,整个场馆呈现素净的高雅。


极简的留白,让人灵魂也感到放松,仿若顶尖文艺书店的布置,象征着知识阶梯的长长书柜随着楼梯缓缓向上,各类充满灵感的手工艺品放置在最适合的角落,散发着属于它的优雅气场。

最神韵莫过于顶上探身出来的树枝,像悬崖上傲雪而生的青松,勇气与毅力,绝美姿态,一点即是一面,让整个空间活力盎然,呈现一幅最为生动的画面。

靠外的玻璃墙面摆满了有关地板类的书籍文本,有市场难得再见的孤本,也有家居时尚的指引,满满当当的一面,其中蕴涵了莫大的智慧和众多回味的故事。

紧邻博物馆的位置,建有一座企业会所,休闲风格打造,让人随意穿梭其间。宽阔的场地,提供良好的思考与辩论空间,充分给人设计所需的灵感与安静。



博物馆、会所、办公楼以及无处不在的绿色,构成了森林之星的主体!
如此有灵性的工厂园区环境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和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花园式工厂:回归设计的本质
不是所有的生产都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商业利润,工厂应该回归产品的本身,回归到原本的个性生活中去,而恰恰设计是对生活的再创造,设计定制化必然是未来的主流。
那么为设计定制化提供一个花园式的工厂就非常必要了。
“我对园区有一个新的构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家居小镇,用通俗的说法叫创客空间,我想将来这里可以是设计师的设计、产品展示的舞台,可以实现设计个性定制化。”徐总如是说
要想走出设计定制化这条路,当然仅仅依靠一个花园式工厂是远远不够的。但至少迈出这第一步意味着森林之星在创新的路上迈过了思想的门槛。再加上支持森林之星走到今天的工业情怀,成功实属必然。
森林之星
把灵感、作品推荐给消费者,
把情怀、产品带给消费者,
让家更出类拔萃,
让家更富有主人家的个性!